目的地搜索
动态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国际教育交流学院“学术交流工作坊”举办第五期学术专题报告
2023-04-11  

为进一步增进我院教师学术交流,拓宽研究视野,活跃学术氛围,46日下午,学院“学术交流工作坊”举办第五期活动,我院中外文学文化研究团队成员李思弦博士为学院全体教师作《东亚汉籍整理研究起步及方法》专题报告。团队负责人苏晓威老师主持报告会,学院全体教师和中外研究生参加报告会。

李思弦老师的报告首先介绍了东亚汉籍整理的基本情况,现阶段可见文献类型,以及古籍整理中可能会用到的几种常见电子资料库、笔记工具,然后以日藏唐钞本《文选集注》为例,谈谈东亚汉籍整理、研究的基本方法。报告从东亚汉籍整理的材料入手,图文并茂展示了古籍中的写本、刻本、影印本、排印本。并从研究选题、可用电子资源、常用笔记工具等方面,介绍东亚汉籍整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,分享汉籍整理校勘过程中遵循的四个原则,即首先结合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,其次参考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献,再次参考同时代的其他文献,最后参考后世文献。再以《版本、注本、诗意的互动——以日藏唐钞本<文选集注>为中心的考察》参会论文为例,对上述内容进行具体说明。

李老师的报告引起老师们的热烈反响。李广瑜老师认为,某一时代作家创作时,引用前代作品语句的含义,应该是确定的,不应是注家们注解该语句含义那么泛滥无归。张丽娟老师就报告中提到的诗歌音韵节奏与意义单位,以及古今地名沿革等相关话题展开讨论。

最后,中外文学文化研究团队负责人苏晓威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。他表示,聆听了思弦老师的报告后,有两点感受,一是报告既着眼于东亚汉籍具体学术问题的分析,又有如何进行汉籍整理的方法;可以说既看得见诗和远方,又有如何达到这种状态的方法。二是传统文史研究是积累性很丰富的研究,有新材料就有新学问。在现在技术支撑、信息传播条件下,域外汉籍的获取之易,远非十几年前可想,这是学术研究的“蓝海”。那就让我们变成一只鱼,怀着学术梦想和情怀,从一条小河,游向大河,从大河,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世界。


上一条: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国际中文教育专业“师生悦读会...
下一条: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开展“清明祭英烈 先辈在我心”...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:天津师范大学  |  地址: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  |  邮政编码:300387  |  电话:022-23541732  |  管理员:郝晴